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创新思维抓监督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创新思维抓监督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和手段?
一是强化政治监督,确保工作方向不偏。坚持站在政治和全局高度,以“四个意识”“四个自信”“两个维护”为标尺,对党中央及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情况、中央巡视和省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情况等进行政治监督。
二是推进专项监督,确保重点项目落地。围绕涉企惠企政策从出台执行到落地落实的全要素、全链条、全环节,跟进监督、精准监督,重点紧盯项目落地中的突出问题,紧盯政策落实中的突出问题,紧盯损害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突出问题。
三是创新日常监督,确保内部运行规范。针对中央巡视组、省市委巡察组反馈的问题,主动对接,迅速跟进,全面核实,倒排时限,做到快速、全面、彻底整改。创新推行系统内***机制,重点检查上级重大决策部署、巡察组和审计部门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,以及重大项目建设、各项资金(基金)执行使用等内容。常态化进行“回头看”,把整改融入日常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中。
四是精准社会监督,确保人民群众满意。实施重点工作跟踪核查机制,聘任“两代表一委员”、媒体记者担任行风监督员,发现问题,督促整改。实施民生事项日常检查机制,聘请企业代表、群众代表等担任人社“阳光体验官”,开展“你点我改”体验活动。实施群众满意度常态测评机制,***取多种形式进行满意度测评,并实行跟踪整改,不断优化营商环境。
创新监督方式提升监督效能?
首先,要建立一套科学监管的规则和方法,规范监管人员行为,降低监管成本,提高监管效率。比如可以借鉴一些国家的做法,对监管对象按确定的比例随机抽查,也可以委托给第三方抽查。一旦发现有违法行为,就要重罚,让违法者无利可图,甚至倾家荡产。
大监督体系实施方案?
***总书记在十九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,要健全监督体系,不断完善权力监督制度,各种监督协调贯通,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。对我们国有建筑企业而言,建立健全“大监督”体系,对项目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,可以有效避免******发生,降低国有资产流失几率,也是实现从严治党这一目标的必然要求。
建立健全“大监督”体系,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,也是顺应企业发展的内生需求,更是企业整合监督力量、实现优势互补、资源共享,建立健全“大监督”体系的现实需要。
(一)信息报送。相关职能部门于每季度末向纪委办公室填报《大监督格局相关单位季度监督工作信息反馈表》。相关信息包括开展的监督工作主要内容、发现的主要问题、重大问题线索等;如有特殊情况或重大问题线索应在发现后1个工作日内向纪委办公室报送相关信息。
(二)提交报告。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的监督职能开展工作,重点监督工作参照《大监督格局相关单位重点监督事项参照表》,公司纪委适时安排专项监督工作,各相关单位按规定要求提交专项监督报告,同时每年年底要向纪委办公室提交年度监督情况工作总结。
(一)坚持以***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工作,构建党委统一指挥、全面覆盖、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。
(二)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依法、依规、依制监督,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,坚决破除监督工作中的******,切实为基层减负。
(三)坚持围绕中心,服务大局,把改革发展、安全生产及经营管理中的重点难点作为大监督工作的着力点,把上级决策部署和纪律要求贯穿于公司治理的全过程。
(四)坚持开放、创新、协同,破除监督“藩篱”,在分工负责、各有侧重的基础上,集中管理,高效协同,信息共享,成果共用,避免出现监督泛滥、监督乏力、监督盲区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创新思维抓监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创新思维抓监督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